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招办 2018-05-28

编者按


万里丹山路,新燕初长成。百廿北大,在燕园学子的心中,是一塔湖图、庭院深深,也是书声朗朗、家国风骨……与燕园相识、相知、相惜,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冬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公众号特推出“我的北大体验”主题栏目,邀请新老北大人,为你讲述他们在燕园的故事。


邰梦玥

毕业高中: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年级院系:

2016级光华管理学院


感谢招生组给我这个机会,能在略显忙碌却又充实的三个学期之后,细细回首于自己走过的路,细细品味路上的得与失,并把自己对燕园的美好印象和自己的一点点心得和体会,写进这些文字,让未名湖上的风寄去这几句园子里的真心话。

先说说我在这片园子里的见闻。适逢这几日未名湖结冰已足,可以作为冰场开放,并不会滑冰的我也租来冰鞋在这片充满诗与情的湖上蹒跚学步。一边挪步,一边看着湖上的一人一景,竟觉得这湖上的冰场就是北大的缩影。这里,有不辞辛劳在冰上免费教学的老师,身后跟着大群热情的学生;有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凑到一起的朋友们,笑着闹着在湖上驰骋;有步法各有千秋的高手,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却又为同一片冰面所容;更时时刻刻有正在摔倒、又正在一边打趣着自己一边爬起来的人……这就像是这座校园本身一样,有学识渊博、诲人不倦的教授学者,有求知若渴、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有互相欣赏、互相切磋的朋友,每个人都带着你想听的故事、你渴望知道的观点;有着包容、自由、丰富多样的氛围和文化,处处都是机会,处处都是舞台;这里更是每个追梦人的归属,是允许失败、也鼓励站起来的地方。

拥抱这里的学术


在大学,最主要的事情当然还是学习。北大是一个最适合于读书的地方。燕园是一个把曾经我们的脑海里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化作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亲的人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撇去远扬的名声的光环,以一个学生对一位老师的名义,去真正体察那些鸿儒大家的思路、思维、思想,去观看他们的眼里所看到的世界,去聆听他们心里回荡着的声音。在北大,学习是一件可以忘记了“目的”、只须陶醉于乐趣的事情。北大的老师喜欢“跑题”,几乎每节专业课上,随着一个细小的知识点而来的,都是老师曾做过的与之相关的研究、是老师由此生发出的种种思考、是老师几十年积累的行业经验甚至人生体会……当你坐在塞进了几百人教室里,看着讲台上那个可爱的小黑点因为讲到兴奋之处而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你又怎么忍心把学习仅仅作为谋生的工具,你又怎么能忍住不让自己的思维跟随着他们的指引在精神和性灵的世界里“信马由缰”、自由驰骋呢?

说起老师,当然还要提一提那位不会说话、却懂得比所有人都多的老师——那座著名的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是这座学校里最让我觉得自豪的事物之一,它总是你写论文、做研究缺乏可靠的文献和数据时最给力的支持。然而,比给予海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严谨求实的态度。记得某次英专课要做一次简单的随堂报告,当时怀着尝试和好奇的心态去图书馆就话题进行了检索,却无意中发现了一本19世纪成书的英文著作,并在其中发现了颇多网上难以查到的内容,让我通过这次报告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是这座图书馆,将一次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报告、小研究同一本本严谨的学术著作、一座座专业的数据库联系了起来,让我们学会研究问题不再满足于百度百科,让我们更主动积极地去接近那些闪光的思想,更有可能抓住一切契机去“和那些高尚的人谈话”。



拥抱这里的人

我们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为的是什么呢?我想,为的是优质的学术资源、优秀的学科建设,更为了优秀的平台、优秀的人。我认为一所大学创造价值的方式不仅仅在于它输出的高质量教学内容,也在于它形成的网络效应——将每一颗有趣的灵魂网聚起来,彼此联通、彼此交流,形成一股超乎想象的合力。学校也像一张网,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地位重要的节点。我们在这里学习的东西,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课堂、我们的书本中,更潜藏在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小事中间。

我相信,园子里的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故事,对同一件事都有着合理却又多样化的见解。在北大,尤其是在我所在的商学院,有很多机会去同他人一道在合作中完成一项任务。在这些共同经历里,我们接触别人,才会发现世界上原来还存在着这么多精彩的思想、这么多我所未听到的故事。同一个案例,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问题;同一个数据,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然而正是这样的不同,让我们能借助彼此的比较优势,共同成为更理想的自己。

我和我的朋友们排练音乐剧,向他们学习歌唱技巧、舞台走位甚至灯光、舞美的知识,我们也在台上和幕后动情地歌唱,为剧中的人物哭泣;我和我的朋友们参加支教,奔走于北京周边的中学甚至远赴青海、湖南、江西,我们聆听彼此的演讲,惊诧于对同一个知识点每个人的理解居然这样不同,也收获了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我们组队参加商赛,为对于同一个情境的不同战略主张争得面红耳赤,也在这过程中发现了被自己忽视的问题和约束条件,发现了新的商业模式;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报告,我钦佩同伴的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也学会在以后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

在北大,精神的财富不仅仅来自老师、同学,更来自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食堂的大叔大妈、散布在各个角落的北大保安、宿舍楼里整理杂物的清洁工人……宿舍楼前有一排路障,需要一名保安每天看守,为有进入许可的车辆移开路障。那是一个很辛苦的岗位,因为一整天的时间保安都要在户外坐着,尤其是冬天,寒风凛冽,实在是苦不堪言。可是我们总是会看到宿舍楼前的保安在读英语,在风里一字一字读得很认真。我还有一位同学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看到宿舍楼前整理纸箱的清洁阿姨和她的丈夫。她看到他们每天平淡、专注地工作着,在自己用来洗漱、化妆、换衣服的一个小时里,以几乎不变的姿势有规律地整理着成山的纸箱。她感动于这种规律和平凡,也为自己挥霍的时光而懊悔。她从他们身上得到启示,得到力量。在北大,随处都可见这些动人的细节,随处都有这些可爱的人。



拥抱这的气氛

北大的氛围,早在蔡元培先生的时代就已独具特色。有人问,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是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没落了?我认为没有。一个学校的学风,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体现方式。而如今,北大的自由,北大的包容,体现在它的制度里,体现在它的活动中,体现在每个北大人的思想里。

在这里,我们享受大类平台招生的自由。在北大的第一年,我们光华管理学院的同学不仅巩固了数学、英语等基础工具学科的知识,也尝试了经济学、营销学、会计学和金融学各个方向的课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再进行具体的选择。我们还可以在通选课和公选课的课堂上遨游广阔的知识海洋,不管你来自哪个专业,都可以探寻地震的奥妙,体察诗词的优美,研究流行音乐的演变,见证美术史的发展……甚至转院都不存在巨大的障碍,在这一年里,我就见证了有同学因为对金融的兴趣而从信科来到光华,有光华同学想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而转去国发院,甚至有因为对物理的热爱而最终选择了梦想从光华转到物理学院的同学……在北大,我们有时间,我们有选择,我们重新有发现自己和重新发现世界的机会。

在这里,我们享受对多样志趣的包容。除学习之外,我们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去追求自己多样化的志趣和目标。也许你的志向并不和大多数人一样,但在北大这方海洋里,你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供你畅游的水域。我曾参加了北京大学音乐剧社,同社团成员一道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排演《悲惨世界》并最终成功公开演出。我们从资金,到道具、舞美、化妆、声乐和舞蹈完全自力更生;一个70余人的剧组,每位演员平均每周要花费5个多小时进行排练;社团里的几位主要负责人,更是为音乐剧的免费公演倾尽了心血。那是一次非常纯粹、非常炽烈的经历,所有人一同含着泪唱起天天大合唱时,是我迄今在大学生活中经历过的最动人的瞬间。我还经历过一次难忘的支教,十个人,在一个小村子里住了十天,睡着没有床垫的光板床,每天伴着清晨农人劳作的声音起床,在孩子们澄澈的眼神和微笑中度过美好的一天。只要是我们带去的知识能解答孩子们一点点的疑惑,我们都觉得非常开心。那远山的雾里回荡着天籁般的童谣,成了日后在心底最常回荡的声响。在园子里,总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忙着许许多多不同的事情,为着许许多多不同的目的——有的很高远,有的很平凡;有的很主流,有的很小众。但是,他们都高高兴兴、快快活活地忙活着。这里有供他们呼吸的空气,有供他们畅饮的源泉。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却只能把我对这园子的惊喜和赞叹,略道出一两分。思绪收回,目光又回到冰场。天色渐暗了,嬉笑的溜冰者渐渐退去,整个湖面进入一种凝重安详的气氛里。湖畔的博雅塔,此刻刚刚亮起了灯,就像一个巨大而美好的象征;它像多少年来一直地那样,继续用光明,庇佑着这片园子。


谈谈高中学习

时至今日,许多高中学习时的具体方法已经随着适用性的减弱而逐渐被我遗忘了,然而有两点心得,我仍觉得十分有用,至今奉行,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点是“放下”目标。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我们学习过无数强调目标重要性的理论,怎么能放下目标呢?我的意思固然不是抛弃目标,而是想强调不要太过在意这个目标,以至于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对于自我得失的衡量上,而忽视了真正需要努力的事情。这样下去,目标渐渐变成了包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而学习的过程也渐渐因为“失败”而充满了苦痛。依我之见,倒不如暂时“忘记”目标,全身心地投入要学的知识,把心交给古诗文和作文,交给圆锥曲线和导数,交给化学方程式、物理公式、生物知识点,交给英语单词,而不是交给成绩,交给排名。这样的投入方式,会帮我们从比较的失望中解脱出来,真正在学什么、怎么学上下功夫。一味地在意目标和现实的差距会挫伤人的积极性,而投身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困难却鼓舞人的斗志、给人新生的希望。把心交给学习本身,直至觉得学习其乐无穷,最终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第二点是善于整理。所谓整理的过程,无非是把从老师、同学或别处获得的知识和方法,按照自己的标准和逻辑归类分档,建成对自己来说合理的体系,就好像在脑海中为自己铺上了思维的地图,沿着地图上的路线,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和技能了。这个整理的过程,最需要的就是独立的思考。只有自己思考的成果才是最容易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在高中,尤其是高三的时候,我喜欢整理错题本。我不是把做错的题目简单抄写在上面,反而对于有些题干只做简略抄写,记下最关键的信息,并用很大的篇幅记下自己对这道题的“感悟”:自己原本是怎样想的,老师或做对的同学又是怎样想,两条思路之间有什么差别,自己从哪里开始走了岔路;自己的路有没有可能也行得通,还可能有什么样的思路……原本繁乱的问题在这样的整理中逐渐变得清晰明了。整理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

当然,所谓心得,终究还是存在个人适用性的问题。以上的观点,供大家参考,而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每个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楚地为自己定位,找好对自己适用的方法,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在北大等你来!

作者:邰梦玥

编辑:郭季豪

美编:闫凤玲

供稿:北京大学辽宁招生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